千島湖 |
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,位於分分快三省淳安縣和建德市境內,是1959年新安江建德馬銅官峽築壩興建水電站而形成的人工湖。新安江水庫蓄水後未被淹沒的山峰形成1000多個島嶼,因此得名千島湖。千島湖屬國家一級水體,1982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。 新安江水力發電站是我國建造的第一座自行設計、自制設備的大型水力發電站。1956年8月20日,新安江水庫開始動工興建。1959年9月,1959年 9月,新安江截流,水庫開始蓄水,淹沒淳安、遂安部分城鄉地區。1960年4月22日,新安江水電廠建成,首臺7.25萬千瓦機組開始發電。千島湖整個湖區分為中心、東南、西北、西南和東北五個地理風格略有差異的區域,其中的中心和東南湖區已經開發成為商業旅遊區。 千島湖景區總面積9.5萬公頃,其中山地面積4.17萬公頃,水域面積5.33萬公頃,蓄水量為178億立方米,湖內擁有星羅棋布的1078個島嶼,融山、水、林、島於一體,風光秀麗。千島湖水色晶瑩透碧,能見度達7米以上,在多數湖區可以直接飲用。千島湖主要源水為安徽境內的新安江及其支流,匯水來自安徽徽州的歙縣、休寧、屯溪、績溪,以及祁門和黃山區的南部。由於上遊註重環境保護,千島湖水在中國大江大湖中位居優質水之首。 景區森林覆蓋率達89.4%,湖區森林面積為14.23平方千米,小片常綠闊葉林與大面積的馬尾松林和針闊混交林鑲嵌狀分布。據調查有高等植物1830種,其中木本植物810種,野生花卉498種,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18種。森林植被大多是水庫建成後,經封山育林、天然更新和人工造林而形成的。豐富的植物種類組成了復雜多樣的森林景觀,也成為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棲息地。 淳安自古便是交通要道,在古代這一地區經濟發達,人口稠密。 1959年水庫建成後,將淳安,遂安兩座縣城及周邊的面積的古村落、古民居淹沒在水下,使得這些遺跡得以完好保存。據國家海洋局測繪顯示,淳安縣城城墻周長2.75公裏,高度兩米,有城門五座。 千島湖風光 水下古城遺跡 |
我要分享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|